刘毅(213——285年)魏晋时东莱郡掖县(今莱州市)人字仲雄,官至司隶校尉,尚书左仆射。他敢于压抑世族豪强势力;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;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。因其为官刚正不阿,铁面无私,秉公执法,不畏权贵,直言敢谏,受到史家的好评。
据史书记载,刘毅从小孝敬父母长辈,严以律已,洁身自好,但尤其善于评论褒贬当时世人所为,当时社会上对此非常讲究,很是注重个人的声誉,那些有权势的王公贵人,一听到刘毅要发表评论,都担心自己的言行有什么错误,又要受到批评,名誉受到冲击影响。
刘毅寄居在平阳郡时,郡太守杜恕委任他为功曾,他果敢地淘汰了郡里多余官吏一百多人,魏国京都内外一片称赞,名声大震。魏末,升为司隶都官从事,调入京都,京都秩序为之整肃。一次他将弹劾权势很大为官不法的河南尹,同事很为他担心,提醒他说:“能捕大兽的犬,却难防小老鼠背后的攻击啊!”,他却坦然而坚定地答道:“既要能捕兽,又要能抓老鼠,还有什么能损害犬的!”毫不犹豫地将奏疏递了上去。他这种正直无畏,敢说敢为精神,深为众人敬重。同是东莱郡老乡的王基把他推荐于公府,太常郑袤推举他为博士,当时握有重权的司马昭授他为相国掾,他均以身体不好为由多年推辞不就。
西晋初,他历任尚书郎,驸马都尉,散骑常侍,国子祭酒。晋武帝司马炎又因他“忠蹇正直,使掌谏官。”他也正因为如此,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,曾一度受牵连而被罢官。后虽复出,但其“方正亮直,介然不群”的品格却并未因此而改变。当他得知侍中王戎接受南郡太守刘肇贿赂,“厚报其书,”暗中传递宫中信息一事,立即上奏本请求将王治罪除名。因王出身士家大族,是当时名士,又身居高位,受到了晋武帝包庇。但他敢于弹劾不法行为,却使当时的世族豪强势力得到了一定的抑制。他任司隶校尉时,“纠正豪右”出现了“京师肃然”的局面,受到当时人的赞誉。一次皇太子朝见天子,率鼓乐仪仗队要直入宫门,刘毅认为不合礼法,立即将其制止于门外,并上书弹劾有关人员。后来皇上下诏予以赦免方才放入。
晋武帝司马炎平定东吴统一全国后,懒于朝政,整日沉迷于欢宴游乐和后宫美色之中。
外戚亲贵当权,周围臣下一片赞誉,自己非常自以为是,但刘毅却不去阿谀奉迎,拍他们的马屁。一次晋武帝司马炎亲自率领百官司到京城洛阳南郊祭祀天帝,典礼完毕,他感慨地问刘毅:“你看我可以和汉朝哪些帝王相比?”刘毅竟回答:“桓帝、灵帝。”桓、灵二帝是东汉末年最最昏庸、腐败的两个皇帝。晋武帝不禁生气地说:“我虽然德不能和古代圣人相比,但还能克已为政,又平定了东吴,完成了天下统一大业,怎么能比桓帝、灵帝,糟到这种地步呢?太过分了吧!”
刘毅从容答道:“桓帝、灵帝卖官的钱归入国库,陛下卖官的钱却流到了权贵私人口袋里,从这一点来说陛下恐怕还不如他们呢?”司马炎无理再辩。为显示他的大度,只好大笑了之:“桓、灵时代听不到这种直率的话。今天,我有你这样正直敢谏的大臣,比他们好多了。”刘毅敢尖锐揭露朝廷卖官之弊和晋武帝贪婪之举,他这种直言不讳、不媚上奉君敢干将锋芒直指专制皇帝的无畏精神,在封建社会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,当时在场大臣无一不被刘毅的话,吓得脸色大变。
数年后刘毅升为尚书左仆射。
西晋建立后仍沿用曹魏所创立的“九品中正制度”来选举人才,任用官吏。“九品中正制度”又称“九品官人法”,它是代表士族地主利益的选举制度。它由(在中央任职的)士族门阀担任州郡中正官,负责考察士人。曹魏初创时,还能综合士人的门第,德才定出“品”和“状”。品分九等,主要依据士人家世官位的资历来定;状是根据士人的德才行为下的一个简短评语。以品和状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。后来状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选官用人就全凭品第的高低了。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世家官,僚垄选举的工具。门第高,品第就高,授的官位也就高,反之,门第低下的就只能任职位低下的官或不能做官了。司马炎建国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,出现了“公门有公,卿门有卿,”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,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。当时挚虞撰《族姓昭穆》十卷专门记叙士族官僚家谱,作为九品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依据。门阀士族,拥有特权,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,排斥岐视庶族寒门,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。
刘毅痛感这种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的局面认为它严重地抑制了人才,便愤而上疏,痛斥“九品中正制,”提出“立政者,以官才为本。”指出:九品中正制“选中正而非其人”使“邪党得肆,枉滥纵横,虽职名中正,实为奸府,事名九品,而有八损。”他详细地论述了“九品中正制”这八大罪状。认为“自魏立以来,未见其得人之功,而生仇薄之累。毁风败俗,无益于化,古今之失,莫大于此。”他强烈要求废除这个制度,但奏疏竟没有被晋武帝采纳。
刘毅一心为公,勤于朝政。“言议 直,无所曲他这种公正无私、刚直不阿的精神受到了朝野内外一敬仰。”
一次刘毅奉命施放斋饭,因生病而由其妻主持,其妻嫌麻烦而擅自减少了斋饭数量,刘毅得知后立即上奏请以外治理他妻子的罪过,并请求免去他施放斋饭的殊荣职权而改派他人。平常既使他的妻子儿女有了过错,他也要立加仗贵,他的公正无私也由此可见。
刘毅一生清廉、刚直,“然以峭直,故不至公辅”官至尚书左仆射,而未能名列三公。年七十岁告老退休授光禄大夫,后举荐为州都。仍“铨正人流,清浊区另其所弹贬,自亲贵者始。”太康六年(285)去世,赠似同三司。著有《文集》二卷传世,有二子:刘暾、刘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