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凤官(1817-1895),字蔼人,掖城东南隅人。其祖父林琅奉做过绛县知县。他幼年丧父,靠孀居的母亲织布供给读书,维持生活。他从小天资聪慧,刻苦学习,尤其酷爱读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,他刚刚满二十岁时就被以诗画称著于世,当时任山东学政的季芝昌考选为拔贡,保送入京师国子临读书。由于其在朝考中成绩属上等,因此被留在京师任七品小京官,分发在工部任虞衡司主事四十余年。许多繁杂艰难差事,他都能同时兼顾完成,深受上司的信任和器重。他为人廉正耿直,虽贫困但也不好钻营聚敛钱财。公事之余,则以书画自娱。
林凤官晚年出任山西平阳府知府,著有政绩,深受当地百姓爱戴。经历(出纳文书)黄某人与林同乡。因私自挪用商税银一千二百两等事而遭罢职。上级执法部门严令催逼索赔,黄某懊悔万分,痛心疾首,怎奈银两早已被挥霍干净,此时已是囊中羞涩,无力偿还,万分为难。林凤官听说后,看在同乡的情谊上,慷慨解囊,将自己的全部俸银拿出来代他还上。黄某人感激得流下泪来。想立债卷契约给林抵押,林凤官微笑着阻止了他。
山西平阳府每年都有大量饥民在挨饿受冻得不到照顾,林上任知府后立即下文通告各县全力用心抚恤饥民救危扶困,使平阳府很快摆脱了这种大量饥民行乞街头的窘况。他又强调书院为培养人才之地,大力提倡教育,使当地学风大变。二年后他因病辞职归里,平阳府士民百姓难舍难离,在府城隍庙(东配殿)里给他设长生禄位牌,焚香祭祀,祝愿他早日康复,长命百岁。
林凤官在书法上颇有造诣。他宗师唐代大书法家李邕之笔法,又能兼融晋、魏(北朝)、唐、宋各时代,诸大家书法之长,独辟蹊径,自创新意。其书法沉雄劲骏,倜傥飘逸。当时在京城很有名气。据传说当时北京官窑琉璃厂要把“厂名”题写到大烟囱,请了数名书法高手书写均不中意。后由林题书,他由下向上书写,一字比一字渐大,结果从下面看效果很好,得到人们一致称赞,由此名声大振。他还擅画,尤喜画竹,以画“风竹”、“雪竹”、“雨竹”见长。他一生吝惜笔墨,不多书画,传世作品甚少,今莱州市博物收藏有其行书对联一幅:“绿几文揪商橘叟,红瓷嫩蕊礼花神,”其后代家藏有传世(集字)木刻“富家大吉,华国文章”对联一副,可供今人鉴赏,领略其书法风采。